電話:15361867505
座機:0755-22666274-816
郵箱:service@szzsee.com
地址:深圳市坪山區(qū)坪山大道2011號潮商廣場A座17層
生產計劃和控制,是一個體系:
第一,是一個程序性體系
程序性體系分為縱、橫兩個方面:
縱向,從粗顆粒度到細顆粒度。時間,從年到月、滾動周期,從月到雙周。產品,從系列到型號(SKU),資源,從關鍵資源(瓶頸)/關鍵料。橫向,從客戶需求響應到日作業(yè)計劃和執(zhí)行,是需求的平衡、分解、細化和“對齊”的過程: 首先,是需求的沖銷,形成主需求計劃。其次,是需求的關鍵料/關鍵產能平衡(粗)和承諾,形成主生產計劃。其三,是平衡后需求(主生產計劃)的分解,形成物料需求計劃。需要注意的是,物料需求計劃在批量或數量維度是到SKU級,最細的顆粒度;但是,在時間維度上,僅僅是粗的,是以固定提前期計算的時間要求。其四,是對已經分解后的物料需求,進行在考慮約束條件下的排程,實現需求、產能和工藝約束、物料供給的詳細平衡(細)。
其五,是根據詳細平衡(細、排程)進行投料控制和現場調度,實現從客戶需求到車間作業(yè)落地。
第二,是一個多部門協同的體系
生產計劃和控制,就內部而言,涉及到市場部、銷售部、生產計劃部、采購部、倉儲部、作業(yè)車間等各個部門,就外部而言,涉及到直接客戶、渠道客戶、涉及到物料供應商、委外供應商,且客戶和供應商的地理位置還涉及到國內和國外,外地和本地,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統(tǒng)籌、指揮和協同的部門才是可以的。
第三,是一個引擎驅動的系統(tǒng)
預測生成、交期承諾、MRP、APS等都是基于數學模型、軟件定義、數據驅動的過程,不是一個Excel可以搞定的。本質上,生成計劃是一個引擎驅動的過程。
第四,是一個方法論的系統(tǒng)
供應鏈有標準的SCOR模型,且有庫存理論、MRP、精益生產和約束理論等成熟的方法論。
根據供應鏈目標的不同,或是成本為主導的供應鏈,或是以交付為主導的供應鏈,或是先交付為主再成本優(yōu)化的供應鏈。在我看來,供應鏈的敏捷、柔性且成本可控是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如此,或許約束理論(TOC)是最好的方法之一。